「草本誠食」位於桃園市中壢區,早晨微風輕拂,金黃色的陽光灑落在田間,遠方偶有飛機掠過地平線。園主葉芷妘植有丹參、紫錐花、枸杞葉與萬壽菊等作物,一起跟隨SuperBuy團隊的腳步,認識「草本誠食」的有機轉型期藥材吧!
穿上雨鞋,拿起鐵耙朝丹參植株根部向下挖掘,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十分費力。原先任職於科技業的芷妘姐轉換跑道,開始種植無毒草本藥材,是什麼讓他毅然放棄高薪,做此決定?
「以前常常要到各國出差拜訪客戶,壓力比較大,又受到時差影響,造成自律神經失調、失眠等問題,也察覺到自己的健康越來越不好」,芷妘姐娓娓道來當初轉行的初衷:「後來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丹參這個藥材很好,所以我就開始研究相關資料,發現台灣的中藥材將近90%都是進口的,有藥物、重金屬殘留疑慮,所以就想說是不是可以自己來試種看看。」
在種植前,芷妘姐也拜訪曾種植過丹參的少數台灣農民,詢問是否有特殊的栽培方式或注意事項,在評估後認為可行,於是便開始種植。
芷妘姐說,第一年約種植兩百株丹參,收成率意外達六成,因此信心大增,決定繼續種植,並堅持不施用農藥與除草劑。丹參適合生長於乾燥環境,自苗期開始,須種植整整一年才可採收,期間可能遇到寒流、梅雨季與颱風等災害,因此收成率難以達到九成以上,「種植時完全不用藥很困難,但我們還是堅持這樣做。」
蹲下細看丹參的葉片,有著被蟲子啃食過的痕跡。
園裡開滿丹參的紫色小花,甚是美麗。
芷妘姐指著一株丹參的葉片表示,丹參的葉子自苗期開始便會有蟲子來啃食,後來發現蟲子吃的大部分是老葉,因此便放任牠們啃食,並未特別防治。而丹參最常感染凋萎病及根腐病,造成其莖基部或根的內部褐化、腐爛,「這種情況不用藥很難防治,但我們又堅持不用藥,因此只能在苗期時盡量確保丹參的健康。」看著一株株甫挖出的新鮮丹參,葉片間盛開著朵朵紫色小花,丹紅色的根系相當完整,芷妘姐笑言道:「我們的丹參品質真的很好!」
丹參又稱作柴丹參、紅丹、赤蔘,為草本植物,具丹紅色的根部,花冠則呈現藍紫色。其氣平味苦,有調整體質、退火、產後或病後補養之功效。
芷妘姐表示,丹參全株皆可食用,湊近嗅聞新鮮的丹參與丹參葉,皆無味道,但生食葉子會嚐到苦味。而丹參通常在秋季採收,可搭配紅棗與枸杞燉煮雞湯、排骨湯或素食的鮮菇湯,「丹參燉湯不像人蔘或西洋蔘的『參味』那麼濃厚,而是可以嚐到鮮甜。」
除了新鮮丹參之外,「草本誠食」也研發丹參茶包與丹參滴雞精,將丹參等藥材烘乾、切片後製成的茶包不含化學添加物,能感受到草藥最天然的清香。而芷妘姐說:「因為有消費者向我們反應他們沒時間在家裡燉湯,所以我們和產銷履歷放牧雞廠商合作,研發出可以每日飲用一包的全台首家無毒丹參滴雞精!用熱水加熱後就可以食用了,非常方便。」
因進口藥材時常有農藥、重金屬、二氧化硫殘留疑慮,且有感於上班族的生活壓力大、多有健康毛病,芷妘姐秉持「利人利己」精神,盼能讓消費者與家人能放心食用台灣本土的安全優質藥材。